一舟集团

首页 > 铜缆系统

课程育人 实践育人 环境——湘西州​四措并举推动中小学科学教育高质量发展

课程育人 实践育人 环境——湘西州​四措并举推动中小学科学教育高质量发展

来源:极速体育nba    发布时间:2025-04-04 12:31:50 1
近年来,湘西州深入贯彻落实国家“双减”政策,通过构建机制、优化队伍、激活载体、盘活资源“四措并举”,注重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想象力和探求欲,不断的提高青少年科学素养,持续推动中小学科学教育高质量发展

  近年来,湘西州深入贯彻落实国家“双减”政策,通过构建机制、优化队伍、激活载体、盘活资源“四措并举”,注重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想象力和探求欲,不断的提高青少年科学素养,持续推动中小学科学教育高质量发展。

  我州建立健全州县两级科学教育工作联席机制,推动政府、企业和事业单位、社会团体等共同参与科学教育,构建校内校外横向联动的科学教育新范式,形成齐抓共管的良好格局。同时,出台系列保障政策,将科学教育纳入市县国民经济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总体设计,确立科普人才队伍建设、科普基础设施建设和科普示范校引领“三大工程”,并将县市及学校科学教育开展情况纳入督导范围。

  此外,还将科学教育开展情况列入学校绩效考核范围,将科学教育作为中小学教师奖励的重要参考,将科学素养纳入中小学生评价指标,将物理、化学、生物学实验操作纳入初中学业水平考试,进一步激发学校、教师和家长参与科学教育的积极性,以完善的评价激励体系推进科学教育工作落实落地。

  日前,在第46届湖南省青少年科学技术创新大赛中,吉首乾元小学的高双萍老师凭借《赋能创新——从摘柚说起》这一课题,以独到的视角、稳健的台风和富有感染力的表达,成功摘得大赛一等奖。吉首芙蓉学校的李洋老师则荣获三等奖。

  近年来,我州通过公开招聘、转岗培训、专兼结合等方式,选优配强中小学科学教师、实验员和科学教研员,不断壮大中小学科学教育师资队伍。目前,全州共有中小学科学类课程专职教师1845名,州县教研部门均配备科学教研员,全州科学教育质量和水平稳步提升。同时,充分的发挥退休教师的专业优势和经验优势,依托“银龄计划”聘请退休科学教师重返校园从事科学教育。此外,不断壮大科普志愿者服务队伍,定期组织骨干志愿者开展科普“四进”(进社区、进农村、进企业、进学校)活动,帮助学生发现科学的奥秘,培养探索精神和创新思维。择优选用一批中小学讲解员,在科普场馆为学生团队开展现场讲解服务,用“童言童语”讲述科学家故事、探寻科学奥秘,激发青少年科学探究兴趣。

  “同学们,你们知道磁悬浮列车是如何脱离轨道腾空行驶的吗?”近日,州溶江小学邀请科普讲师走进校园,通过知识宣讲、科学实验、趣味问答等形式,介绍磁悬浮列车的现状及应用,演示静电章鱼、特斯拉线圈实验,并指导孩子们亲手操作电磁旋转实验,体验科学的神奇。

  长期以来,我州聚焦学科核心素养培育,将科学类课程作为微型精品科技活动常抓不懈。在开齐、开足、开好义务教育各阶段对应科学类课程的基础上,不断丰富课程内容和形式,让学生在校内“学足学好”。同时,把科学教育纳入课后服务统筹安排,严格把关课程开展频率和质量,引导学生广泛参与科学探究和实践。目前,城区中小学均组建了科技类社团,每周结合课后服务定期开展1—2节相关课程。此外,我州已连续组织11届州级中小学科学技术创新教育活动,以此加强各地区、各学校和师生间的交流合作,以赛促学、以赛促教、以赛促改,为集中展示中小学优秀科技成果搭建平台。

  自制指南针、探秘会“回家”的滚轮、了解人类进化历史和远古化石的形成……3月以来,吉首市青少年科创基地先后开展了多期科技公益课堂,吸引了200余名孩子踊跃参加,制作出众多精美的科技作品。

  全州逐渐完备中小学校实验室、操作室、电脑室、劳动室等设施建设,利用校园画廊、板报等宣传阵地助力科学教育。例如,吉首市改建完善各中小学校科学类功能室,鼓励学生热情参加科学实践,提高实验课开课率和科学类功能室使用率,满足中小学生实验课需求,每年开展科普活动300余场,全市20余个科普场所每年接待中小学生10余万人次。我州持续强化校外科普基地建设,建设省级以上科普基地12个,评选州级研学实践基地21个,鼓励博物馆、科普基地等馆所对中小学生免费或优惠开放,联合中小学校开发实践课程,协同省科技馆定期在农村学校开展科普大篷车活动,充分的发挥校外科普基地的教育功能。积极挖掘研学实践资源,拓展科学教育外延,全州公布“十八洞青少年研学实践教育基地”等36家研学实践基地,推出“寻找最美湘西”等5堂精品研学课程,累计开展研学800余次,服务青少年15万余人次。通过课程育人、实践育人、环境育人,在无数孩子心中播下热爱科学的种子,着力培育具备科学家潜质、愿意献身科学研究事业的青少年。

评论一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