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半年北斗产业综合指数有望突破1700点
中国日报11月6日电(记者 赵磊)11月6日,在浙江德清举行的第二届中国测绘地理信息大会上,中国卫星导航定位协会发布《2025中国北斗产业高质量发展指数报告》,这是该协会连续第三年发布北斗产业高质量发展指数。报告已成为中国北斗领域唯一聚焦产业综合发展的年度性指数研究成果,旨在用指数的形式客观、全面、综合、细致地展示了我国北斗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各方面情况。
报告显示,截至2025年上半年,北斗产业综合指数已达到1579点,同比提升了10.34%,对比2020年,指数增加幅度超过60%。体现出十四五期间我国北斗产业的强劲增长态势。从本期报告分析结果来看,北斗市场化、产业化和国际化相关指数加速增长,北斗产业景气度逐步提升,预计2025下半年产业综合指数有望突破1700点。
当前,国家持续深化北斗规模化应用,尤其是相关举措的推进,如在重点行业领域加大了北斗设备更新换代力度,针对重点区域开展了北斗规模应用试点城市建设,引导北斗充分的发挥赋能作用,带动行业和区域新质生产力发展,有效提升了北斗应用总体规模,促进了产业化水平的整体提升。同时,也为行业及地方的经济结构持续优化、产业转型升级注入了新动力,为我国北斗产业的高水平质量的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进一步巩固和提升了中国北斗的全球影响力和竞争力。中国卫星导航定位协会会长于贤成表示。
据了解,北斗产业高质量发展综合指数是由市场化指数、产业化指数、国际化指数、大众应用发展指数等汇总而成。此外,区域发展指数和行业发展指数是两个独立指数,前者综合反映了各区域北斗产业高质量发展情况,后者综合反映了各行业领域北斗应用发展状况。
报告指出,综合时空体系和下一代北斗系统都将在2035年前建设完成,而2035年也将是我国综合PNT与时空服务产业高质量发展跨越升级的关键阶梯点。因此,立足当前十四五末期和十五五即将开局之际,面向未来产业发展新阶段,从产业可持续高水平发展的视角重新审视面临的困难和挑战,接下来应积极开展北斗应用效能评估评价,进一步大力推进北斗在各行业各领域的深化融合应用,鼓励时空信息与互联网、物联网的大众消费服务相结合,以及同步推动区域产业协调发展,这是当前数字化的经济发展背景下北斗应用发展与产业生态建设的关键。通过深化行业融合创新、优化区域产业协同、激发企业主体活力,最终必将会形成极具活力的全新产业生态体系,从而共创国家综合时空智能服务体系建设发展的新蓝图。
每日一词 钍基熔盐堆 Thorium Molten Salt Reactor (TMSR)
每日一词 钍基熔盐堆 Thorium Molten Salt Reactor (TMSR)
-
上一篇:北斗星通:承载中国导航强国梦
下一篇:星斗大海 再启新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