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舟集团

首页 > 服务支持 > 常见问题

“数字档案馆测评”新旧办法对比

“数字档案馆测评”新旧办法对比

来源:极速体育nba    发布时间:2025-04-12 20:49:02 1
2025年3月11日,国家档案局印发了《推进数字档案馆建设实施办法(试行)》(档办发〔2025〕3号)(以下简称《实施办法》),同时废止了2014年11月印发、2023年10月修订的《数字档案馆系

  2025年3月11日,国家档案局印发了《推进数字档案馆建设实施办法(试行)》(档办发〔2025〕3号)(以下简称《实施办法》),同时废止了2014年11月印发、2023年10月修订的《数字档案馆系统测试办法》(以下简称《测试办法》)。《实施办法》的发布,标志着数字档案馆测评工作迈入了一个新的阶段。该办法对认定要求、认定结果和指标体系进行了调整,使其更加贴合当前档案信息化发展的新趋势和新要求。在本文中,让我们大家一起来探讨这些具体调整。

  《实施办法》和《测试办法》都规定了四个不可以申请的情形,强调了建立完整的馆藏文件级目录数据库、电子档案的接收以及信息安全的重要性。

  通过对比能够准确的看出,《实施办法》相对于《测试办法》作出了以下几方面的调整:

  02、要求必须接收电子档案并开展电子档案保管服务,而《测试办法》只提到了电子档案接收工作;

  03、明确了 “近3年发生过重大信息安全事故或存在严重信息安全风险隐患”,而《测试办法》则没明确的时间限制;

  04、删掉了对数字化率的要求。对于数字化率的要求放入了“档案数字资源”部分。

  《实施办法》和《测试办法》规定的测评流程基本相似,分为申请(认定/测试)、测评(现场认定/测试)、结果(审定/审批)三个程序。

  通过对比能够准确的看出,《实施办法》相对于《测试办法》作出了以下几方面的调整:

  《实施办法》强调“由省、自治区、直辖市档案主管部门”向国家档案局提出申请,这还在于自2023年国家档案局发布《关于修改数字档案馆系统测试办法》开始,调整了国家级数字档案馆的范围:仅限副省级以上国家综合档案馆,其他市县区综合档案馆和别的类型档案馆,不再列入国家局的测试范围。

  《实施办法》指出“依据《指南》和《指标表》及有关标准规范开展现场认定工作”,而不单单是依据《指标表》,这进一步提升了认定的科学性和规范性。

  《实施办法》仅说明“认定结果由国家档案局审定后反馈”,去掉了《测试办法》中“30日内”的时间限制,使得反馈流程灵活性更好高效,适应了不同情况下认定的需求变化。

  此外,《实施办法》第十二条提到了“撤销其认定结果”的规定,以加强监督和管理,确保数字档案馆建设的质量和效果。

  01、已经建成数字档案馆的单位理应当积极运用新理念新技术,不断的提高数字档案馆建设和运行管理上的水准,持续发挥数字档案馆作用;

  02、国家档案局和省、自治区、直辖市档案主管部门应当对各自认定的数字档案馆做监督检查;

  03、及时向存在工作停滞、安全风险隐患突出等严重问题的数字档案馆提出整改要求;

  《测试办法》采用百分制评价体系,依据《数字档案馆系统测试指标表》(以下简称“《测试指标》”),评价结果达到80分以上为通过国家级数字档案馆测试,达到90分以上则被认定为“全国示范数字档案馆”。

  《实施办法》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式,依据《数字档案馆建设和认定指标表》(以下简称“《认定指标》”)确定认定结果。认定指标共计90项,其中有12项标星指标。符合《指标表》中80%以上指标项要求的认定为合格数字档案馆;符合《指标表》中90%以上指标项要求,且标星指标项全部符合的认定为高水平数字档案馆。

  《测试指标》表格较为复杂,分为多个层级,包括一级指标、二级指标、指标要求、评分细则和评估方式。测试内容涵盖基础设施、系统功能、档案资源、保障体系和服务绩效五个方面,共计99条指标要求。并针对每条指标要求列出详细的评分细则,包含具体的分值分配、扣分标准和评估方法,如实地查看、系统演示、报告查阅等。表格设计用于量化评估,通过分数来衡量数字档案馆系统的建设质量和运行效果。

  《认定指标》表格形式较为简洁,大致上可以分为指标项、指标要求和结果。认定维度跟《测试指标》基本保持一致,围绕基础设施、应用软件系统功能、档案数字资源、保障体系和服务效能五个部分展开,共计90条指标要求。结果分为“符合”或“不符合”,操作性强,便于较快地断定是不是满足建设标准。表格设计更侧重于规范性和符合性检查,用于指导数字档案馆的建设和认定。

  在基础设施部分,《测试指标》中主要关注机房建设、网络站点平台、服务器及存储备份设备、终端设备、档案数字化设施设备等,侧重于硬件设施的配置和性能。《认定指标》对指标要求做整合,将服务器及存储备份设备、终端设备和音视频等设备归为“硬件设备”一个指标(包括5项指标要求),简化了指标体系。另外增加了对国产化要求的考量,强调根据有关法律法规制定设施设备国产化实施方案,有序推进服务器、操作系统、数据库等国产化工作,这体现了对信息安全和自主可控的格外的重视,符合国家信息安全战略的要求。

  在应用软件系统功能部分,《测试指标》主要围绕接收、管理、保存、利用和系统管理五个方面展开,明确了数字档案馆系统的基本功能要求。相比之下,《认定指标》不仅涵盖了上述五个方面的基础功能,还增加了两条加*的指标,强调了运用人工智能、数据分析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功能,如辅助开展档案开放、销毁等鉴定功能,辅助编研及工作流程设定等功能,这体现了对新技术应用的鼓励和引导,有助于提升数字档案馆系统的智能化水平。

  在档案数字资源部分,《测试指标》主要围绕档案资源建设和档案资源管理两个方面展开。而《认定指标》虽然涵盖了上述两个方面,但在具体指标要求上进行了明显的调整。一方面指标要求有所提高,如“开展馆藏纸质档案数字化工作,馆藏纸质档案100万卷以下应数字化率达到90%以上,100万卷以上应数字化率达到80%以上”,这体现档案数字化建设的更高标准,应该是对以往档案数字化成果的肯定和继承。另一方面,《认定指标》还增加了档案数字资源安全管理方面的要求,精确指出必须剥离非涉密系统中的涉密数据,并确保涉密系统及涉密数据严格依照国家保密要求做管理。同时,对档案数字资源的备份、恢复以及异地备份等工作也提出了更为详细的要求,以保障档案数字资源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在保障体系部分,《测试指标》中主要涉及制度制定与实施和条件保障等方面,注重制度建设和运行维护机制的完善。《认定指标》在这些基础上,进一步细化了部分指标要求,如:增加了对数字档案馆运行维护经费的要求,规定每年达到建设经费10%,这有助于确保数字档案馆的长期稳定运行。

  在服务效能部分,《测试指标》名为“服务绩效”,分为档案业务能力提升和用户满意度两个方面,注重档案管理工作效能与用户满意度的提升。《认定指标》则分为服务能力和效能提升两个方面,侧重档案服务能力和档案管理工作效能的提升,并特别提出了“应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取得实际成效”作为高水平指标要求。

  由于篇幅关系,本文中不展开对各项指标细则的详细比较,有关加*指标的逐项解读,我们将在后续文章中介绍,读者可留意本号近期发文。

  《实施办法》的发布是国家档案局对档案信息化发展的策略的积极响应,标志着数字档案馆建设从试点阶段进入全面推广阶段。这些调整将为档案事业的数字化转型提供更有力的支持,推动档案工作更好地服务于国家治理现代化。

  数字罗塞塔计划公众号致力于作为中立的第三方客观公正地表达自己对于档案信息化领域的看法和观点。真理越辩越明,我们也衷心欢迎慢慢的变多的人投身到档案数字资源管理和保存这一领域的研究中来并发表真知灼见,共同为人类文明的传承而努力奋斗!

评论一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