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网络身份认证公共服务—《个人隐私信息保护法》的延伸实践
根据《国家网络身份认证公共服务管理办法》,网号是一个加密的网络身份符号,由字母和数字组成,代替用户的真实姓名、身份证件号码,在网络站点平台上核验身份,且仅由用户掌握,不在网络站点平台留存。
网证是承载网号的软件化数字证书,是用户进行网络实名实人认证的权威凭证,用户使用法定身份证件、利用互联网方式申领后,就可以在不输入、不留存、不透露个人身份信息的情况下,在网络社交、即时通讯等法定实名制领域以及别的需要验证身份的场景进行身份认证。
国家网络身份认证公共服务基于国家人口基础法定身份证件库,对用户身份进行远程比对核验。用户在申领、使用网号、网证的过程中,公共服务按照“最小且必要”原则,仅需搭配必要的认证因子辅助认证,不采集其他个人信息。
国家网络身份认证公共服务平台由公安部、国家网信办会同有关部门建设,是国家层面保护个人信息安全、赋能数字化的经济发展、服务企业合规经营的一项重大举措,使用先进、成熟的安全防护体系,投入强大的技术力量保障网络安全、数据安全、信息安全。
用户使用网号、网证进行身份核验,无需提交身份证件信息,网络站点平台知道用户已实名认证,无需再采集、留存用户证件信息,实现公民身份信息的“可用不可见”。
网号、网证承载的信息是强加密的,即使用户在网络站点平台的身份认证信息泄露了,也不会导致个人身份信息泄露,有力遏制因个人身份信息泄露导致的冒用、欺诈等违法犯罪活动。
首先,在华为等官方应用市场下载国家网络身份认证APP。接着,在智能手机上打开该APP,点击“立即申领”,通过NFC功能识别读取身份证等法定身份证件信息,完成人脸识别验证,设置口令,就可以完成申领。最后,在已接入国家网络身份认证公共服务的APP上,选择“国家网络身份认证”进行认证。
认证时,不需要再输入姓名、身份证件号码等明文身份信息,点击“国家网络身份认证”跳转就可以完成认证。
国家网络身份认证公共服务可以跨应用、跨平台使用,用户不用再记忆自己在各种网站和网络站点平台上的账号、密码等,同时也减少弱口令的存在。
基于法定身份证件信息、依托智能手机进行身份登记、身份核验,达到方便人民群众使用、保护个人信息安全、推进网络可信身份战略的目标。
-
上一篇:大宗商品对外贸易